


焊接環境危害防護辦法
1目的
防止和減少焊接環境的危害,保護員工身體健康,不斷改善勞動條件和保護環境。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焊接環境危害因素的防護和管理。
3 術語
3.1 焊接
焊接是通過加熱或加壓,或兩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達到原子結合的一種加工方法。
3.2 焊接環境危害因素
按其性質可分為物理性有害因素和化學性有害因素兩大類。其中,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光輻射、熱輻射、射線、高頻電磁場和噪聲。化學性有害因素包括焊接煙塵和有毒氣體等。
4 職責
4.1 技術部負責制定焊接環境進行防護方案。
4.2 生產車間和項目經理部負責焊接環境防護方案的實施和控制。
4.3 辦公室負責對焊接環境進行監督和檢查。
5 管理內容和要求
5.1焊接環境危害因素的識別
5.1.1光輻射及其危害
a.光輻射產生于焊接熱源的高溫,是一切明弧焊均具有的危害因素;
b.光輻射的主要危害是使員工眼睛造成損傷,形成“電光性眼炎”;
5.1.2熱輻射及其危害
a.電弧區域是熱源的主體,有20%~30%的熱能以輻射的形式向周圍環境擴散,形成熱輻射;
b.熱輻射會引起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使體溫升高,大量出汗,即可發生“中署”。
5.1.3放射性危害
a.焊接過程的放射性危害,主要指非熔化極氬弧焊、等離子弧焊和等離子切割的釷放射性污染和電子束焊接時的X射線。
b.長期受到超過容許劑量的外照射或者放射性物質通過特定的途徑經常少量地進入并積聚體內,則可引起病變,造成中樞神經系統、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統的疾病,嚴重時可患放射病。
5.1.4高頻電磁場及其危害
a.非熔化極氬弧焊和等離子弧焊用高頻振蕩器引弧瞬間,有一部分能量以電磁波形式向空間輻射,所以存在高頻電磁場;
b.長期接觸場強較大高頻電磁場的焊工,會引起頭暈、頭痛、疲乏無力、記憶力減退、心悸、胸悶、消瘦等神經衰弱癥狀和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
5.1.5 噪聲及其危害
a.噪聲是指聲強和頻率的變化無規則,雜亂無章的聲音。噪聲存在于所有焊接工藝過程中。
b.噪聲將造成下列危害
1.噪聲分散了焊工的注意力,降低勞動生產率和工作質量;
2.對周圍環境的異常動態不能做出及時反應,容易發生工傷事故;
3.焊工如果長期在強噪聲下工作,內耳器官會發生器質性病變,造成永久性聽力損傷,也就是噪聲性耳聾。
4.噪聲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會影響人體整個器官,可使神經緊張、惡心、煩躁、疲倦,還可引起腸胃功能阻滯,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導致胃潰瘍。噪聲作用于血管系統可使血管緊張、血壓升高、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等。
5.1.6 焊接煙塵及其危害
a.焊接煙塵是金屬及非金屬物質在過熱條件下產生的高溫蒸汽,從電弧區吹出后,被迅速氧化和冷凝,變成細小的固態粒子,以氣溶膠狀態彌散在電弧周圍形成的。因此電焊煙塵的化學成份,主要取決于焊條、焊絲、焊劑及釬料等焊接材料和母材的成分及其蒸發的難易程度。焊接煙塵的主要成份是鐵、硅、錳、氟等,其中主要毒物是錳、氟。
b.長期接觸焊接煙塵,會導致焊工塵肺、錳中毒、氟中毒、焊工金屬煙熱等職業病。
1.焊工長期吸入超過規定濃度發焊接煙塵,沉積在肺泡內,引起肺組織彌漫性纖維化疾病,稱為焊工塵肺。
2.焊工長期吸入超過允許濃度的錳及其化合物的微粒和蒸氣,就可能導致錳中毒。
3.焊接煙塵中的可溶性氟化物一般可順利深入至支氣管和肺泡,再經肺泡壁進入血液,引起氟中毒。
4.吸入新生的金屬氧化物煙而引起的典型性驟起體溫身高和白細胞增多等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為金屬煙熱。
5.1.7 有毒氣體及其危害
a.焊接過程產生的有毒氣體主要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氟化氫。
1.臭氧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對呼吸道及肺有強烈刺激作用;
2.氮氧化物的毒性比臭氧小,其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對肺有刺激作用;
3.一氧化碳對人體的毒性作用是使機體運輸氧或組織利用氧的功能產生障礙,造成組織、細胞缺氧,表現出一系列癥狀和體癥;
4.氟化氫可被呼吸道粘膜迅速吸收,可經皮膚吸收對全身產生毒性作用。
b.有毒氣體的危害主要有:
1.焊接區內的臭氧是空氣中的氧在短波紫外線的激發下,經過高溫光化學反應而產生的。
2.在焊接電弧高溫作用下,空氣中的氮、氧分子離解后重新結合形成氮氧化物。
3.焊接場所一氧化碳(CO)的來源主要是由二氧化碳(CO2)氣體在電弧高溫作用下分解而形成的。
4.氟化氫主要產生于手工電弧焊和埋弧焊的焊接過程中。當使用堿性低氫焊條或含氟焊劑時,其藥皮或焊劑重點螢石(CaF2)在電弧高溫下與石英(SiO2)等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氟化氫氣體。
5.2 焊接環境危害因素的防護
為了消除焊接中各種不安全、不衛生因素,做好焊接環境危害預防工作,應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預防措施。
5.2.1 為避免弧光對人體的輻射,不得在近處直接用眼睛直接觀看弧光或避開防護面罩偷看。多臺焊機作業時,應設置不可燃或阻燃的防護屏。采用吸收材料作用室內墻壁飾面以減少弧光的反射。保證工作場所的照明,消除因焊縫視線不清點火后戴面罩的情況發生。不得任意更換濾光片色號。改革工藝,變手工焊為自動或半自動焊,使焊工可在遠離施焊地點作業。
5.2.2 對金屬煙塵和有害氣體的防護,應根據不同的焊接工藝及場所選擇合理的防護用品。在技術措施上選擇局部和全面通風方法。在工藝上選用污染環境小或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以及采用低塵低毒焊條等措施來降低煙塵濃度和毒性。
5.2.3 為防止焊接灼燙應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工作帽,工作服應選用純棉且質地較厚、防燙效果好的。注意腳面保護,不穿易溶的化纖襪子,焊區周圍要清潔,焊條堆放要集中, 冷熱焊條要分別擺放。處理焊條渣時,領口要系好,戴好防護眼鏡,減少灼燙傷事故。
5.2.4 焊接現場事先移去易燃易爆物品。高空焊接下方應設置接火盤。焊補盛裝過易燃介質容器應清洗干凈,置換徹底。簡易建筑、倉庫、房屋悶頂內以及易燃物堆垛附近不宜進行焊接作業。
5.3 效果檢查
5.3.1辦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對焊接環境進行檢查,必要時報請專業檢測單位進行監測。
5.3.2 對不符合或超標因素,由生產車間或項目經理部立即進行整改。



Copyright ? 2010-2019 新鄉市華豫濾器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豫ICP備10014951號-5
豫公網安備 41071102000484號
聲明:版權歸華豫濾器所有 本網站版面及內容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與鏡像